Search


台灣的一路走來
──寫於《野火集》三十週年
◎龍應台
  • Share this:


台灣的一路走來
──寫於《野火集》三十週年
◎龍應台

在德國生活的時候,發現很多有孩子的人會在房間的門柱上畫出一個身高尺,從地面往上標出公分80、100、120、140……爾後長大離家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小房間時,永遠看得到自己成長的刻度。

一九八六年一月上市的《野火集》,大概就是一把標記台灣成長刻度的尺。

二O一六年一月十六日的晚上,大批群眾擠在廣場和街道上看總統大選開票。「群眾最外面的一圈,」一個香港記者跟我說,「都是講廣東話的。」

其實不只,外圈還有很多、很多捲舌講標準「普通話」的。每四年一次,像到麥加一樣,香港和大陸關心政治發展的人會匯聚到台灣來。他們在情緒高昂、人潮湧動的台北街頭眼神相遇,「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奇妙的感覺。」

他們來看的是台灣的成長刻度,因為台灣,已經變成華人世界拿來衡量自己的一把相當重要的尺。

三十年,台灣成長的刻度究竟在哪裡呢?

三十年前,雖然事後來看,距離一九八七的解嚴只有兩年不到了,但是在當時的隧道裡,其實完全看不見盡頭有光。就如同驚天動地的柏林圍牆倒塌的前一刻,人們還無法想像會有這麼一天。

寫在一九八四、八五年的《野火》所反映出的台灣,政府的威權無所不在,人民在壓抑中悶聲不語。環境汙染、食品造假、金融失序、思想箝制、教育僵化的重重問題如烏雲籠罩。在髒亂不堪的公共空間裡到處都是盛氣凌人的官員、忍氣吞聲的國民、見死不救的路人、唯唯諾諾的學生。

三十年後,台灣確實是脫胎換骨了。雖然餿油和頂新食品問題的爆發彷彿時光倒流三十年,但是政治的發展一日千里,一九八六年才在威權的陰影下艱辛成立的政黨,三十年後非但已經入主總統府,而且破天荒掌權國會,人民和政府的關係已經徹底改變。

三十年後重讀《野火》,有觸電的感覺。原來一個幾千萬人組成的社會和一個孩子一樣,在短短三十年內竟有如此鮮明的成長刻度──一條一條肋骨都看得見;原來三十年前的問題解決了之後,我們會生出一堆更複雜、更難纏的新問題,需要面對。

好像在一個操場跑步,跑完一圈之後發現原來這是一場超級馬拉松長跑──後面還有五十圈、一百圈、兩百圈……同樣是經過司令台,第一圈和第一百圈,看見的未來可太不一樣了。但是如果在往前奔的熱切中不知道曾經的起點是什麼,對未來路線的判斷極可能是失準的吧。

《野火》刻度照見的是台灣的一路走來。

(本文摘自《野火集》三十週年紀念版)


Tags:

About author
在這裏大家和龍應台共享訊息、發現和想法。但是與主題無關或不理性的言論,請容版主保留移除的權利。謝謝。
View all posts